佛家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,迁流不住,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:
未曾有一事,不被无常吞。
当昨晚我走下火车,仰头看着车站门口的那两个硕大的“长沙”时,心中的沉重突然变得无比的轻松。不知为什么,几天前那种生命的无力感,此刻心里竟充满了力量。生活学习了三年的地方,只有简简单单的日子,没有那些无可掌控复杂与纠缠,生命是如此的可控。
我15日晚赶回老家,21号才回长沙。6天时间,天上地下,4天的不眠夜,无数个空荡伤心的间隙,为的只是亲人的安息,为的只是想通这生命的无常。
大舅是14号晚出车祸的,15日晚10点51分去世。我到他的病床前时,机器上的那四条线基本都快没了波动,一切抢救都已经无可奈何,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生命在流逝,我握着大舅的手,体温逐渐冰凉,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失去亲人的滋味,无力的呼唤与无尽的思念,涌上心头只剩下一片空空的痛楚。
所有的亲人都没有预感到在这个时候大舅会出车祸,才45岁的年龄,正当壮年,谁会想到一个每天都乐呵呵,整个村都非常喜爱的人会突然离他们而去呢?谁都没想到,谁也没有预料到,只剩下悔恨、叹息和对肇事者的仇恨。
我也不愿再过多回忆与大舅一起快乐的日子,敬畏、喜爱、怜惜,这些感觉只会让刚静下心的我更多的难受。我只是仰着头,望着深深的夜空,遥想在那茫茫的宇宙中,是否有一条主宰人生命的定律,可以让人躲避无常的灾祸,抛弃这让人痛苦的无常。
我不禁想起每次极度颓废时常翻的《心经》中的几句话:
非色异空,非空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如是。
舍利弗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是空法,非过去、非未来、非现在。
每每读到这几句,我就有种世界空明无尽、阿弥陀佛之感。我想,也许世界真的是虚妄,大舅已经在另一个轮回里,拥有了光明与寂静之心,超脱生死,生活在这个灰蒙蒙的世俗世界无法理解的真空中。所以我相信灵魂,相信我跪下磕头那一瞬间,诚心的祈祷会让生命重新焕发神采。无常,只不过是生命不可控的恐惧罢了。
最近重新读了两本书《平凡的世界》、《不负如来不负卿》。在这个时候读,总感觉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。对自由的追逐、对苦难的拥抱、对理想的脚踏实地,如果能让生命变得厚重有质感,我也真的愿意放逐生命去探寻。
越来越觉得生活是单纯的,各种光鲜而无穷无尽的体验不过是敷在脸上浮华的脂粉,被岁月的洪水冲洗后,仍然一无所有。生命的积分终究不是随机一划,对仅存理想一点一点虔诚的积累,就如西藏朝圣路上,教徒们跪拜10万个等身长一样,才会收获心灵最大的满足。我想起书中描绘的藏民朝拜途中那清澈而深沉的眼眸,恰如西藏广袤湛蓝的天空,那是需要怎么样对生命的执着才会有的干净、虔诚的心呢?
“世间安得双法全,不负如来不负卿”。这句诗本是仓央嘉措内心的写照,但是何尝不是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照,矛盾的生活,踌躇的步伐。愁苦的面庞,是对生命的不领悟;有哪些选择能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呢?选择如来也罢,选择卿也罢,单纯的生活不可能多线程的进行着,选择了就坚定的去虔诚跪拜,管那些痛苦与忧伤,一生长也好短也好,结束时都不过是黄土一抔罢了。
无常,终究如概率的意义,在选择后都将塌缩成一个如超新星般沉重的现实。
写到文章最末时,耳边响起了同学庆祝拿到工作offer的欢呼声,而我还要在学校踽踽前行,还有很多同学在考研教室奋战最后的77天,生活中那兴奋的神态、淡然的神态、严肃的神态,这是何等的丰富多彩。但不幸的事情又一直发生:大火吞噬生命,大车碾压生命,凶徒掠夺生命,这一切让我只能唏嘘不已:叹无常,叹无常,几叹无常好凄凉。
还能说什么呢?一望着深深的夜幕,我就想起前几晚在祭拜烧纸钱时,天空中划过的几颗流星,孤独的瞬间绽放,一过而终,剩下的只是凝住流不动的黑色...愿亲人安息,愿身边人平安。
